矯正評估的流程是什麼呢?為什麼要收諮詢費呢?

路上看到別人有一口潔白整齊的牙齒以及完美笑容,總是心裡會不自覺地哀怨為什麼自己是個暴牙,好羨慕人家的牙齒好美。心裡總是會有個陰影、自卑。下定決心想找個診所諮詢一下,卻沒想到都要收幾千元的矯正諮詢檢查費,明明我就只是想知道如果我做矯正需要多少費用才好估算有沒有辦法做。為什麼詢問一下就要收費呢?檢查是要檢查什麼東西呢?
我們今天就來給大家解惑一下,其實呢~牙齒矯正並不是像胃痛就開胃藥.感冒就開感冒藥那樣一條龍非黑即白的治療。矯正本身就牽涉很多因素,牙齒矯正更像為顧客量身訂做蓋一棟房子,牙醫師同時身兼建築師與室內設計師,既需要完全科學的建築師知識與能力,也需要配合顧客的喜好或主要訴求,發揮設計師的藝術感打造顧客(病人)喜愛的風格~
既然是多因素又牽涉到設計的工作,那麼第一步一定是先盡可能地收集資料,然後做出治療計劃選項,與病人討論利弊後才開始進行~(就像蓋房子會先檢查地基是否穩固.屋主想蓋成什麼樣的房子,然後出設計草圖與屋主討論)
因此,完整的矯正流程是這樣的:

(1)病歷填寫:
首先請病人填寫自身體況的資料,以了解是否存在影響矯正治療的疾病,例如一些與骨骼代謝有關的疾病就可能影響矯正的進行。
(2)主訴調查:
確認病人想做矯正的原因,是暴牙呢?還是虎牙太明顯呢?也許您讀到這裡會想:矯正不就是把牙齒排整齊嗎?有什麼複雜的?但是弔詭的地方就在這裡,所謂的整齊每個人的認知都有不同,有人就覺得虎牙要略微凸顯才可愛,有人認為排整齊後微笑上門牙只露一半才好看,有人認為上門牙要露到90%以上才美。有人認為矯正完嘴唇微凸像舒淇才性感,有人認為嘴唇要內凹一點才會讓鼻子看起來挺~必須先確認病人想解決點以及想達到的效果,才能以此做初步計劃
(3)X光檢查:
包含至少兩種X光。一是檢查牙齒是否健康,另一種是檢查骨骼是否不對稱。牙齒不健康(蛀牙.牙周病),要先解決才能開始矯正。至於骨頭不對稱(左右不對稱或上顎太暴下巴太小之類)會影響矯正設計,有時用肉眼不易觀察,需要X光輔助。
(4)印模上下牙齒的模型:藉由複製口內牙齒位置與大小,可以進行牙弓分析,確定空間是否足夠,是不是需要拔牙?也能看看有沒有大小異常的牙齒,牙齒大小或型態異常造成排列牙齒的障礙。
(5)拍照:
拍攝病人面部與口腔的彩色照片,主要目的是觀察牙肉跟軟組織的相對關係,確定嘴唇的位置以安排將來牙齒是要露出多一點還少一些。也能看出面部是否不對稱?整張臉比例對不對?會不會牙齒排好,只有嘴部好看卻與整張臉不協調?
(6)分析1~5資料後,提出初步治療方案,就治療效果.費用.預估時間與病人討論後,確認最終計畫與目標。
從以上可以知道,矯正治療通常不是一坐下來,給醫生瞄個兩眼就可以決定的事情。因為要經歷上述1~6流程,就跟請設計師出設計圖一樣,酌收設計費~這就是矯正諮詢費的由來~